PCB中的盲孔和埋孔是什么?

盲埋孔技术是为了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、高集成度的要求而产生的,以提高PCB板的电路密度。

盲埋孔PCB-2

 

盲孔:盲孔是从内层连通到外层的,它不贯穿整个板子。

埋孔:埋孔连接内层,从PCB表面看不到。

盲埋孔

盲埋孔的加工方法

1.深钻法

利用机械方式钻出盲孔深度,实现内层与外层的连通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生产率很低,一次只能加工一个件,加工难度大,可靠性低。

盲孔(L1-L2)

2.顺序压合

通过反复压合,依次制作出埋孔、盲孔、通孔。此方法的缺点是反复压合后的膨胀不易控制,加工时间较长,不能制作交叉的盲埋孔。

盲孔(L2-L4,L4-L8) 盲孔(L1-L3)

盲孔(L2-L4,L4-L8) 盲孔(L1-L3)

3.HDI 积聚

采用雷射钻孔的方式,逐层增加,渐进式压合。缺点:对设备等级要求较高,电镀能力要求较高,成本较高。

1+1+N+1+1

金太阳的过程控制

  • 我们专门有FA团队计算压力系数,减少因压力次数导致的品质问题。
  • X光拍摄机、OPE打孔机保证套准准确。
  • 高精度数控钻孔机,保证钻孔精度。
  • 埋盲孔采用树脂封堵工艺,减少爆孔无铜板风险
  • CCD自动平行光曝光机,痕迹细小,套准精度高。

盲孔和埋孔制造能力

  1. 层数:最多20层
  2. 最小孔径:激光钻孔 0.1mm,传统钻孔 0.15mm
  3. 深宽比:传统钻孔<12:1,激光钻孔>0.75:1

长宽比

盲埋孔设计建议

1.在生产难度和成本上,HDI激光埋盲孔PCB高于多次叠层盲孔PCB,因此尽量避免交叉埋盲孔的设计。

HDL激光钻孔  传统盲孔

HDL激光钻孔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传统盲孔

2.金属化孔与电路的连接。

设计环宽度=最小成品环宽度+孔公差+蚀刻公差。

焊盘直径 = 钻孔直径 +2 x 最小成品环宽度 + 孔公差 + 蚀刻公差。

最小成品环宽度:0.025mm。

孔公差:+/-0.075mm。

蚀刻公差:+/-0.025mm。

当间距允许时,通常使用泪滴形垫来确保垫片和电线之间的安全连接。

泪滴垫

3.金属化孔与铜区的连接

A. 直接连接

B.导热垫连接(用于减少热量耗散,使热量集中在焊料上)

狭缝宽度:>=0.125mm。

环宽度与上述要求相同。

内径=钻孔直径+2x环宽度。

导热垫

4.孔、线隔离

孔到线、焊盘距离>=0.25mm。

隔离焊盘直径>=钻孔直径+0.6mm。

放置内隔离垫时,请注意隔离垫之间的距离。

常见设计错误示例:

隔离垫

禁用导热垫

5.空白区域的设计要点

内层不要留有大面积无铜的空白,这样板子内部应力不均匀,压合时容易发生板翘,铜箔起皱。

PCB内层

外层尽量平整,不要留大片无铜空白区域,可用无功能的方形焊盘填充。否则会导致电镀、PTH、铜厚薄不均。

PCB外层

盲孔、埋孔的制作建议

  • 最好是对称结构,防止PCB严重翘曲时因不一致而引起的膨胀。
  • 尽可能使用核心厚度。
  • 内层尽量采用同类型铜厚,且每根线芯两边铜厚尽量相同。
  • 尽量使用标准规格的芯材和预浸料。
  • 埋孔直径以0.3mm~0.5mm为宜,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塞树脂。
  • 埋孔、盲孔最小环宽为0.15mm,激光盲孔最小环宽为0.10mm。